Search

前幾天兄長貼了一篇批踢踢文給我,版主問到有關於長大以後來美落地生根的艱辛,以及自身的真實感受,包括努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前幾天兄長貼了一篇批踢踢文給我,版主問到有關於長大以後來美落地生根的艱辛,以及自身的真實感受,包括努力拿身分、永遠覺得自己是外來者、很難認識對象,不敢看病,將就著留下來後,也覺得未來在朋友家人離開後,台灣更回不去,文末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無奈和難過,讓我很有感覺,決定來回應一下我個人的看法。

之前貼出燙髮文時有提及到,許多人來到美國,但文化思路和生活習慣依舊是以台灣文化為主。或許因為住在洛杉磯,在這邊華人區附近長大的小孩(俗稱的626,因為電話號碼開頭常常都是626),不同於美國其他地區的小孩,不但中文說的非常標準,還可以在非常完善的華人區兼亞洲式教育下長大。不用煮飯(外面快餐最便宜一份$5有找)、會補習、唱KTV還可以去點周杰倫或是蘇打綠的歌,想喝珍奶、吃肉圓、花枝羹、還是鹹酥雞通通有。因此只要你有本(金)事(錢)待下來,這裡絕對有大把的美食和生活圈可以滿足你思鄉的情緒。

為什麼說有本事待下來呢?在美國所有東西都離不開一個俗氣的「錢」字。

#主觀不負責任分析 #不知道批踢踢上的大大有沒有收看我的專頁 #在美國待下來之後的心裡OS #美國文化 #DrP關心你 #講錢講dating講文化
https://drptraveling.blogspot.com/2020/11/stayinUS.html


Tags:

About author
美國出生,台灣長大。從台灣小學畢業就背著行囊到美國當起小留學生,開始像候鳥一樣的飄泊飛行。大學畢業於UCLA分子生物系,研究所畢業於NYU牙醫系,曾工作生活於紐約和舊金山,目前在洛杉機執業的小牙醫師。除此之外,也是不孕症的鬥士、樹寶媽、C太太、和上帝的女兒。
洛杉磯小牙醫師、天下雜誌換日線專欄作家、不孕症鬥士、樹寶媽、C太太、上帝的女兒。 美國出生,台灣長大。小學畢業到美國當小留學生。大學畢業於UCLA分子生物系,研究所畢業於NYU牙醫系,目前著有三本書。
View all posts